本周关注
台风“丹娜丝”步步逼近,市委市政府连日来密集部署调度台风“丹娜丝”防御工作。
欣字属于五行属什么

“丹娜丝”不走寻常路。
作为可能是今年正面登陆我省的第一个台风,“丹娜丝”的移动路径曲折复杂多变,台风登陆点、登陆时间和后期路径存在不确定性。
这种“怪劲儿”,给防台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。
7日,全省视频调度会强调,要以极端认真负责态度做好防台防灾工作,强化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克服麻痹思想、侥幸心理,落实严密措施,筑牢坚实防线,坚决守住“三条底线”,全力打赢防汛防台攻坚战。
“千万不要犹豫”,在部署具体工作时,省委主要领导如是叮嘱。六个字里,有着省委省政府的一贯要求:筑牢台风安全防线,态度、行动一定要坚决迅速。
态度之坚决,在于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。
温州有着丰富的防台经验。但是台风的“心思”向来难猜,其带来的风险也具有不确定性。对温州人来说,防台时“千万不要犹豫”,需要靠经验,但是也不能只凭老经验,而是要时时刻刻“预警预判”新变化、新情况,果断出手,及时防范。

眼下,“丹娜丝”愈发临近,带来的风雨影响可能比预期更持久。墨菲定律告诉我们,不要对任何“小概率事件”抱有侥幸心理。培养建立以“大概率思维”应对“小概率事件”的习惯、机制,将“可能发生”按“一定发生”做足准备,是对待未知和不确定的正确姿态。
市委市政府要求按照台风正面登陆温州的防御定位,把防汛防台作为当前的最紧迫工作来抓,抢抓防御时间窗口,坚持“早动、快动、小动”,科学统筹整体防御和重点防范,把各类问题想得细而又细,把各项工作做得实而又实,以工作确定性应对风险不确定性。
一言以蔽之,风雨越是逼近,越要如履薄冰。风雨考验,就是各级干部的政治考题。
行动之坚决,要落于“事事心中有底”的执行力。
抓工作、抓落实,心里有底还是没有底?这不是个小问题,而是个大问题。
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,“事事心中有底”是一条重要的思维红线。
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落实在具体的防台工作中,就是在每个点位、每个环节都把工作做到位,紧抓风险全量归集、隐患闭环管控、预案优化完善,全面筑牢海防、堤防、城防、山防、江防、库防“六防”体系,确保无死角、无漏洞、无盲区。

在这过程中,也许有人会说,年年防台年年空,往年预案拿出来用用就过去了。诚然,作为沿海地区,我们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防台方案。但每个台风速度、走向、雨情都各不相同,切不可抱着应付心态带来任何行动迟缓、留下丁点漏洞。把准备工作做到最全、最细,“安全网”才会万无一失。
也有人简单地把防台工作等同于值班值守,认为做好值班值守,就是织牢防台责任网。事实上,省委市委多次强调,“有备无患”,就是要求理清落细任务清单、责任清单、工作清单,把防台这件极其专业之事精准、精细、精密落到实处。如何超前防御、高效避险、抢险救灾,都需要提前做到“心中有本账”。

风急雨骤时立得定,方显本色。
说到底,台风当前,“千万不要犹豫”,考验的是政治定力,也是纪律定力。